首页 >> 烤炉

新一轮基建潮多地发布重点项目投资计划视觉传感器

文章来源:金岛五金网  |  2022-11-02

新一轮基建潮:多地发布重点项目投资计划

新一轮基建潮:多地发布重点项目投资计划2018-08-06 09:44:55 来源:中国建材新闻网综合消息分享到:新一轮基建潮又来了:多地发布重点项目投资计划华夏时报

新一轮基建潮又来了。

7月31日召开的中央政治局会议明确指出,把补短板作为当前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点任务,加大基础设施领域补短板的力度。此次会议公报再次传递出全国基建投资加快的信号。

《华夏时报》记者在采访中也了解到,最近因资金紧张的基建项目再次焕发出新的动力,甚至一些十三五正在规划中的大基建项目都开始蠢蠢欲动了,比如耗资2700亿元的川藏铁路就吹响加快了施工进度的号角。

记者梳理最近的几次国务院常务会议发现均强调“财政政策要更加积极”,而交通运输部在最近的新闻发布会上更是表态“下半年要继续深入推进交通运输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国家发改委则一如既往地强调加强“有效投资力度”、“不搞大水漫灌式强刺激”,再到总理亲自考察川藏铁路拉林段,所有的信号均剑指新一轮大基建潮,基建的春天又来了。

不过, 这一轮基建投资与此前的基建强刺激迥然有别。李克强总理在这两次国务院会议中均强调,“我们不搞‘大水漫灌’式的强刺激,而是持续推动结构性改革,并将有效投资锁定为‘补短板’。”

基建明显提速

李克强7月26日飞抵拉萨贡嘎机场后,直奔山南市川藏铁路拉林段施工现场,考察勘探设计和施工进度。李克强在考察时强调,我国目前发展不平衡,中西部基础设施建设滞后,要加快补齐这个短板。加快中西部基础设施建设,需要通过扩大有效投资,逐步缩小东中西部发展差距。

“川藏铁路的投资建设将会带动巨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是我们早已看准、迟早要建的有效投资项目。”李克强考察西藏山南市川藏铁路拉林段施工现场时指出,这条川藏大通道对西藏发展(8.270, -0.16, -1.90%)和生态保护等意义重大,也有助于培育西藏发展新动能。

据记者了解,总投资2700亿的川藏铁路是国家十三五重大建设项目计划中的重中之重,也是国家规划的五大进藏路线之一。

“选择极具挑战性的川藏铁路,作为国家提振基建的标志性项目,对扩大内需、提振经济大有裨益,很具示范意义。”8月1日,四川省某市一位负责投资的副局长告诉《华夏时报》记者,总理的亲临预示着川藏铁路的建设进度必将加快,而目前的状况更是中铁二院正挑灯夜战、加班加点地赶制雅安-林芝段的初步设计方案,确保这一重大项目的顺利实施。

这在业界被视为是全国基建投资加快的最强烈信号。

《华夏时报》记者采访一些地方政府时也明显感到,伴随着刚刚结束的政治局会议提出加大基建投资补短板力度的要求,大批的十三五项目投资加快的信号十分强烈,甚至不排除很多未列入十三五规划的项目,也加快了进度。

“川藏铁路的林芝到雅安段本来属于十三五‘研究’项目,现在可能要提前开工了。”四川雅安市的一位官员向《华夏时报》记者证实,他们正在开展川藏铁路所经过的雅安地段的相关工作。

与川藏铁路一样,有报道称四川达州到万州的高铁尽管还没有纳入国家规划,山东省提出的滨州-淄博-莱芜-临沂的高铁预备作为京沪第二高铁通道项目,也没纳入国家十三五规划,但是两个地方政府对此都非常积极。

记者采访获悉,各地方政府也正在积极运作。“成(成都)南(南充)达(达川)高铁计划2019年全线开工建设,2022年建成。”7月9日四川省政府在新闻发布会上传出消息称,成南达高铁建成后,将形成成都经达州至万州至武汉通往长三角,以及成都经达州至万州至郑州至北京、经达州至西安通往京津冀的高速铁路大通道。

事实上,加快基建的效果很明显,已经表现在7月的基建投资增速上了。国家统计局7月31日公布的数据显示,2018年7月份中国建筑(5.520, 0.08, 1.47%)业新订单指数为56.4%,比上月上升3.8个百分点,这也是全国基建投资加快的一个信号。

多地全力推重点项目

除了国家层面加快基建投资外,各地也在纷纷上马项目。

2018年1-6月全国基建投资增速为7.3%,相对去年同期的21.1%增速,回落幅度明显。从PPP政策收紧到地铁审批门槛提高,多地项目被叫停,开工项目数量规模大不如从前,种种迹象表明,今年上半年全国基建增长乏力。

不过,下半年伊始各地的风向就变了,多地加大推进重点项目,基建投资步伐明显加快。其信心源于7月23日国务院常务会议确定围绕“补短板增后劲惠民生”推动有效投资的举措,之后多地相继召开重点项目投资工作推进会,不少省份很快发布了补短板的一揽子重点项目投资计划。

各地已释放出重视重大项目投资的信号。

7月24日下午,广东省召开了加快省重点项目投资工作推进会议,研究部署加快推进省重点项目投资工作,强调“重点发挥重大基础设施和重大产业项目”的支撑作用。此前,湖北省也召开了民生领域重大项目谋划工作部署会,其重点要求策划一批有潜力、有前景的项目。而浙江省也在官网披露,下半年浙江省重点建设项目招投标的交易量仍将继续保持高增长。

记者梳理地方下半年投资数据发现,近期多地发布了新的重大项目投资计划。比如,广东省发改委发布9大类18个项目,总投资额超过1.9万亿元。

同样,江苏省在6月底发布了补短板投资计划,要求确保年底投资3600亿元以上。“加快完成铁路、油气管线等一批补短板重大项目的前期工作,尽早开工建设。” 江苏省发改委在其发布的通知中这样称。

此外,已陆续召开重大工程项目推进会的,还有湖南省永州、山西省运城、河南省驻马店等地,这些地区无一例外地提出在交通基础设施上大做文章。

由此可见,下半年基建投资必将出现反弹。不过,国家在加快基建投资步伐的同时,也提出风险仍需管控的问题。

福盛德宏观经济首席经济学家冯建林告诉《华夏时报》记者,防范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的要求仍未放松,即便下半年财政、货币政策略有改变,也必须明确这并不是大放水。

冯建林说,其中一个例子就是,7月13日国务院办公厅发布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轨道交通规划建设管理的意见》特别指出,对列入地方政府债务风险预警范围的城市,应暂缓审批(核准)其新项目,要知道城市轨道建设是各地上马的重头。

供给侧改革重心转向“补短板” “铁公基”重出江湖中国经营报

对于去杠杆的阶段性效果,《人民日报》近日发表文章,指出去杠杆初见成效,我国将进入稳杠杆阶段。三年时间,供给侧改革从去杠杆到稳杠杆的转变,也为市场释放出更多的利好。

7月31日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突出强调“补短板”, 核心是补基础设施短板。对于市场来说,上半年我国投资增速仅为6%,创下近20年来的最低增速,其中基建投资大幅度滑坡是主要原因。尤为重要的一点是,PPP项目上半年可谓是元气大伤,导致社会资本的积极性被严重伤害。

北京大岳咨询有限公司总经理金永祥在接受《中国经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新的投资拉动不能走老路,选择效果最好的投资模式,相比而言PPP是最好的选择,社会资本的参与在提高项目效率的同时,也有效制约了政府上马不必要的项目。“只有这样才具有可持续性,才能达到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初衷,而不是只顾眼前的权宜之计。”

去杠杆转向补短板

作为供给侧改革的重点和阶段性任务,“三去一降一补”自2015年首次提出以后,三年来一直被中央大力推进。

7月31日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要求,把补短板作为当前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点任务,加大基础设施领域补短板的力度,增强创新力、发展新动能,打通去产能的制度梗阻,降低企业成本。

国泰君安(14.280, 0.10, 0.71%)证券宏观团队花长春认为,不同于以往几次政治局会议,此次会议突出强调“三去一降一补”的“补短板”,表明未来要切实提升自身实力,下半年的基建投入,不能一味进行重复建设。

据了解,2015年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首次提出“三去一降一补”目标。

2016年12月9日,中央经济政治局会议强调,要推动五大任务的实质性进展,此后“去产能”取得阶段性成果。2017年7月的政治局会议表态,要紧紧抓住处理“僵尸企业”牛鼻子,更多运用市场机制实现优胜劣汰。

也是从去年开始,“去杠杆”被提上日程,经过一年打补丁政策,去杠杆转向稳杠杆。“目前剩下‘降成本’和‘补短板’两项,根据国务院常务会议要求,‘降成本’从财政政策来看更多是减税、降费;从货币政策来看,核心是降低信贷融资成本,目前政策方面已经出台多项举措。”花长春说。

在此背景下,补短板被重点提及也实属意料之中。

根据会议要求,补短板主要包括“基础设施”的“行业短板”方面。其中以交通运输,信息服务相关的基础设施,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等传统基建项目的有效投资为主要发力点。

之所以选择基础设施作为补短板的突破口,很大程度上在于上半年并不理想的投资现状。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今年1~6月,我国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6%,增速比一季度回落1.5个百分点。1~6月基础设施投资(不含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同比增长7.3%,增速比1~5月回落2.1个百分点。

投资增速的下滑,除了影响全面GDP目标,还对稳增长造成压力。多位市场人士预测,下半年“铁公基”重出江湖,将成为稳增长发展的大概率事件。

记者统计发现,今年上半年铁路投资下滑10.3%,这也成为基建投资下滑的一个原因。“对比以往近20%的投资增速,下半年‘铁公基’发力的空间很充足。”金永祥分析。

华泰证券(15.000, 0.57, 3.95%)报告认为,上半年部分中西部省份投资增速下滑过快。高铁、高速公路、乡村振兴等相关的基建方向有望显著发力,维持全年基建投资13%~15%增速的预测。

定向宽松PPP项目

“PPP项目中,有一批前期工作比较充分,财政承受能力论证规范,已经通过竞争程序选定社会资本。当定向宽松政策释放流动性时,应优先支持这类项目,而不宜另起炉灶,生造新项目。”北京大岳基础设施研究院副院长宋雅琴。

她分析,这些PPP项目已经获得了社会资本的认可,没有完成融资交割主要是受宏观流动性收紧的影响,项目本身质量没有问题。“基建投资要补短板,这些项目最应该受到重视,同时这些项目也是能较快见到收效的。”

财政部PPP中心统计,截至2018年6月,全国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综合信息平台项目管理库累计项目数7749个、投资额11.9万亿元;累计落地项目数3668个、投资额6万亿元,落地率47.3%。

伴随PPP投资额的不断上涨,政策监管也逐渐趋严。

从2017年下半年开始,PPP从起飞阶段逐渐进入平飞后,监管部门的政策导向,使得市场上金融机构对PPP的态度逐渐谨慎,各地纷纷掀起了自查整改项目的活动。

以安徽为例,受金融去杠杆、规范清理PPP项目和地方举债融资等影响,安徽省基础设施投资增速放缓。上半年,安徽全省基础设施投资增长10.5%,同比回落18个百分点。

安徽的情况也并非孤例。湖南、天津、山西等省份基建投资同样出现负增长现象。天津1~5月基础设施投资同比下降48.6%,山西下降11.4%。湖南省前5个月基建投资增速下降4.6%,已连续3个月负增长。

其中就PPP项目来看,截至4月底,各地累计清理退库项目1695个、涉及投资额1.8 万亿元;上报整改项目2005个、涉及投资额3.1万亿元。从行业来看,退库项目中市政工程、交通运输、城镇综合开发项目数居前三位,合计占总投资额的63.8%。

对于这种现象,宋雅琴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认为,政府投资项目的前期论证不足是效率低下的根本原因,其中项目本身的非必要性和运作方案设计不当是造成失误的核心,地方政府要转变观念,前期工作不能以省钱,省时间为目的。

对于PPP来说,让市场和社会资本发挥作用的前提一定是政府的行政监管和合同监管到位,否则就会出问题。目前地方政府普遍愿意与央企合作,一定程度上也是因为对央企监管的体制性成本要低于民企和外企。

值得注意的是,经济下行情况下,扩大投资成为大概率事件。当供给侧改革的重点从去杠杆转向补短板时,粗放式投资的老路显然已经不适合。

上一篇:财政部决不允许以新增隐性债务上新项目下一篇:发改委将强化预警 巡视组监测新价格周期

万能试验机

济南辰达试验机厂

济南液压万能试验机厂家

济南电子万能试验机厂家

济南液压万能试验机